能保持距离就会产生“礼”,这礼便是防止对方碰撞而产生伤害。 物极则必反,否极而泰来。
行不可至极处,至极则无路可续行;
言不可称绝对,称绝则无理可续言。
做任何事时,进一步,也应让三分。
古人云:“处事须留余地,责善切戒尽言。”
人生在世,万不可使某一事物沿着某一固定的方向发展到极端,
而应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其各种可能性。
集处世经验之大成的《菜根谭》中写道:
“滋味浓时,减三分让人食;路径窄处,留一步与人行。”
留人宽绰,于己宽绰;
于人方便,于己方便,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处世秘诀。
让三分,留余地,表面上包含两方面的意思,
一是给自己留余地,有进有退,进退自如,
以便日后更能机动灵活地处理事务,解决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。
二是给别人留余地,无论在什么情况下,
也不要把别人推向绝路,万不可逼人于死地,
那样会迫使对方做出极端的反抗,
如此一来,事情的结果对彼此都没有好处。
不让别人为难,不与自己为难;
让别人活得轻松,让自己活得阔绰。
这就是让三分、留余地的妙处,也是圆融处世的良方。
留有余地,就是不把事情做绝,不把事情做到极点,
于情不偏激,于理不过头,
这样,才会使自己得以最完美无损地保全。
评论